我这代人的生活,没有读兵书医书这档事了。
有,个别。
对爷爷一辈人,一八九年至一九一年出生的一代人,则是年少开始的普遍爱好。
受周汝昌影响,批注红楼梦的脂砚斋是位女性,成了大众共识;但也有质疑声,因为批注里写脂砚斋平时爱好读兵书,应是男性,推断为曹雪芹的伯伯。
古时读兵书,并非军人专利,兵书如飞碟探索等科幻杂志一样,异类知识,女人也有阅读乐趣。
古时女人是读书的,只是不参加科举。
一九四九年解放军进城,自办文化补习班,让市民教军干部识字,去了许多老太太。
她们在市场买东西看不懂告示牌,去教解放军,怎么就突然会了?不是突然会了,是想起来了。
女人不在朝廷当官,在家里当官,新郎新娘的礼服,模拟的是官服。
传统家庭,是长孙媳妇掌财政,老太太做终极裁判人,不识字是不行的。
女孩识字的方式,是一家富户请了私塾老师,左邻右舍的女孩都来学。
请私塾先生是做公益,掏钱的人家不吃独食。
女孩自小读书,为掌权做预备。
什么时候掌权,就什么时候想起来了。
家境不好,一辈子无权可掌,柴米油盐地操劳,便视读书看报是男人的乐趣,与己无关。
我姥爷李捷轩过世后,姥姥开始看姥爷的书,看了一年,过世。
全家震惊,都以为姥姥是目不识丁的人,谁都没有她读书看报的记忆。
她是不为家操心了,想起来了。
传统社会对我们这代人是个谜。
我们不按祖辈人的方式生活,所以不了解这方式的功能,每每被吓一跳。
以后,不会被吓着了,因为祖辈人逝去得差不多了,我们将完全地按照我们的生活方式解释古人,五千年文明是三十年经济搞活的缩影。
再说医书,上世纪六十年代前,医书还是学子们的第一课外书,会了字,首先便读到医书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大佬无所不在 爹你今天读书了吗 绝品新贵 特种狂医 女总裁的护美高手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金庸作品集(简体新版) 女王妈咪驾到 外室之妻 一见倾心,抢来的老婆有点甜 乖,摸摸头 太子妃升职记2:公主上嫁记(全集) 余罪:我的刑侦笔记(共8册) 暗恋 最好的我们(全集) 太子妃升职记(全集) 极品冒牌少爷 我在大唐有后台 青丘狐传说(全集)